先师简铭

金岳霖,1895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1914年被清华学校派往美国留学,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学。1922年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以后,又转到英国伦敦进修和从事研究。其时接触到英国经验论哲学,并对休谟与罗素哲学发生兴趣,由此开始了他自修与研习哲学的过程。1926年,金岳霖回国在清华大学任教,并创办哲学系。

1938年,金岳霖的《逻辑》出版,这是国内第一本较系统介绍西方数理逻辑的著作。1944年, 他的《论道》出版。在西南联大时期,他还进行《知识论》的写作,其中部分内容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公开发表。

1952年,全国院校调整,金岳霖被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任哲学系主任。1956年,调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任一级研究员,并担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后,转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1984年10月去世,享年89岁。金岳霖是把西方现代逻辑介绍到中国的主要人物,他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有较高素养的哲学和逻辑学专门人才。著有《论道》、《逻辑》和《知识论》,只凭三本著作,金岳霖就奠定了他在中国哲学界的地位,其中《知识论》更在中国哲学史上首次构建了完整的知识论体系。

冯友兰,河南省唐河县人。1912年进入上海公学学习,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哲学门。1919 年从北大毕业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哲学。1923年,以《人生理想之比较研究》一文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秋回国后,曾先后在河南"中学"和燕京大学执教,讲授中国哲学史。

1928年,应聘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1929年,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上卷完稿,并于1931 年由上海神州国光社出版。1934年,《中国哲学史》上下两卷由商务印书馆同时出版。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冯友兰随清华大学南迁。南迁途中,开始"贞元六书"的构思与写作。此六书在西南联大时期全部完成。"贞元六书"代表了冯友兰的整个哲学思想体系。

在1934年至1952年间,冯友兰曾三度出任清华哲学系主任。1952年,冯友兰调入北大哲学系。"文革"期间,开始《中国哲学史新编》的写作。1978年以后,以80多岁的高龄重新开始修订《中国哲学史新编》。后来双目失明,继续口授写作《中国哲学史新编》最后两册。1990年,八卷本的《中国哲学史新编》完成并出版。1990年,冯友兰逝世,享年95岁。

张荫麟,1923年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堂,18岁时发表《老子生后孔子百余年之说质疑》于《学衡》杂志,并因批评梁启超的学术观点而得到梁启超的赏识。1929年毕业后,赴美国斯坦福大学

攻读哲学。

1933年回国,在清华大学任教,为历史、哲学两系教授。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浙江大学作短暂讲学,然后到西南联大任教,为历史系开设宋史,为哲学系开设逻辑。1942年, 因病去世,享年仅37岁。张荫麟对中国古代学术史,包括先秦哲学有深入钻研;对于历史哲学也有独到见解,并力图打通历史与哲学。其学术著述文字被后人编为《张荫麟文集》出版。

沈有鼎,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为清华大学哲学专业第一位毕业生。同年公费留学美国,1931年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1931-1934年赴德国海德堡大学和弗赖堡大学深造。1934年回国,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1945-1948年,在英国牛津大学作访问研究。1948年返国后,仍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1952年全国院校调整后,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55年调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任研究员。1989年去世,享年81岁。

沈有鼎一生主要从事数理逻辑、中国逻辑史与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尤对一阶逻辑、悖论以及公孙龙、《墨经》、《易经》、康德哲学有深入研究,学术论著被后人编入《沈有鼎文集》出版。

张岱年,1909年生。1928年考入北平(北京!师范大学,在其兄张申府的指导下开始哲学研究并发表学术论文。1933年从北平师范大学毕业后,受聘清华大学哲学系任助教,讲授"哲学概论"等课程,并用心于哲学理论问题的思考,有《论外界的实在》、《哲学上一个可能的综合》、《生活理想之四原则》等重要文章发表。

1935年至1936年,集中精力研究中国传统哲学,写成50多万字的《中国哲学大纲》。1937年, 清华大学南迁,留居北平,撰《哲学思维论》等著作。1943年在中国大学任教。1946年又回到清华大学任教,其间撰写代表其本人哲学思想体系的论文《天人简论》。1952年全国院校调整,由清华大学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从事中国哲学史的研究。20世纪80 年代,仍笔耕不辍,发表不少关于中国哲学与文化的论文。90年代初,清华大学开始复建文科,张岱年先生出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由此长期指导清华文科之复建工作。2004年去世,享年95岁。其生平著述文字收入《张岱年全集》。

张申府,1893年生。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学习哲学。1917年北大毕业,留校任教,教授逻辑与数学。在"五撫四"新文化运动中,大量介绍西方学术,尤其是罗素哲学。1920年,随蔡元培赴欧洲考察,其后与周恩来一起参与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的组建工作。1924年由欧洲返国,参与黄埔军校的筹建。1930年至1936年,任教于清华大学哲学系,讲授数理逻辑。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离开清华大学,参加社会政治活动。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图书馆研究员。1986年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有文集《学术论文集》行世。

张申府是国内最早介绍罗素哲学的学者,并主张将唯物主义辩证法与新实论〈似当为新实在论)的逻辑分析法和孔子的仁学思想融会贯通,他最先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引入清华大学课堂。

邓以蛰,1907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弘文学院和早稻田大学学习。1913年回国任安徽图书馆馆长。1917年赴美,入哥伦比亚大学文理研究院专攻哲学。

1922年回国,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曾任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等职。1927年赴厦门大学任哲学系教授。1930年返京,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 转到北京大学任哲学系教授,直至逝世,享年81岁。

邓以蛰是"五.四"以来最著名的中国美学家和美术史学家之一,他把画史、书史与书学紧密结合,对中国的书画理论作哲理的探讨,提出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中国书画美学体系。主要著作有《艺术家的难关》、《西班牙游记》、《画理探微》、《六法通诠》、《书法之欣赏》、《辛已病余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