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薇,女,1960年生,河北深州人。哲学博士,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习与工作经历

1978年应届高中毕业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2年获得哲学学士学位;1984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读研究生,1987年获哲学硕士学位;后以清华大学在职教授身份,提交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获得山东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82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体育大学做哲学教师;1987年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系哲学组任教,该系于上世纪90年代改建为社会科学学院,从中分化出哲学与社会学系,21世纪伊始再分化建立哲学系;期间,1990年晋升讲师,1995年晋升副教授,2007年晋升教授。1998 年春季学期在德国雷根斯堡大学访学,2003-2004年在美国波士顿大学做访问学者,2007年春季学期在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做研究,同时为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研究员。兼任中华全国西方哲学史学会理事,承担本科生和硕士生、博士生的多门课程教学和学位论文的指导工作,出版专著和译著多部,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曾获教学、研究、翻译优秀成果奖。

研究方向和课题

研究领域为西方哲学和宗教学,主研方向为宗教哲学、宗教伦理学、基督教神学与形而上学、基督教思想与儒家观念。已经独立完成和正在承担的主要研究课题如下:

(1)清华大学985文科研究一期项目:“西方中世纪宗教文明形态研究及其启示”(1999-2001年);

(2)清华大学文科振兴基金项目:“超越之维——宗教伦理研究”(2006-2008年);

(3)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道德与信念的勾连——宗教伦理研究”(2009-2011);

(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自力与他力:宗教伦理视域下的基督教伦理和儒家伦理”(2009-2014年结项);

(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宗教性视阈中的生存伦理”(2015—,在研)。

已开和即开的主要课程

现代西方宗教观专题(研)

宗教伦理与宗教文化(研)

西方哲学专题(研)

宗教哲学导论(本科专业课,即开)

西方哲学史(本科专业课)

西方现代哲学(本科专业课)

现代西方哲学流派(全校本科人文素质课)

马克思主义哲学(全校本科公共课)

主要著作和译作

1.《基督教与儒家——宗教伦理的两种范型》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即出)

2.《思亦诗——关于人生的哲学随笔而不是人生哲学》(增订版) 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

3.《信念与道德——宗教伦理的视域》 线装书局2011

4.《思亦诗》 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

5.《信仰与理性——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兴衰》 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6.《神光沐浴下的文化再生》(主笔) 华夏出版社2000

7.《世界中世纪宗教史》(与张践合著)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公司1997

与李秋零合译

8.《潘能贝格早期著作选集》(德)潘能贝格 著 香港道风书社2011

9.《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德)洛维特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北京三联书店2002;香港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7.

10.《人是什么——从神学看当代人类学》 (德)潘能贝格 著

台湾商周出版社2006 ;上海三联书店1996;香港道风山基督教丛林1994.

11.《社会科学方法论》(德)马克斯?韦伯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2.《费希特》(德)雅克布斯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代表性论文

1.自力与他力:关于儒家与基督教道德超越观念的检审 《道德与文明》2016/1

2.世界观与个人同一:卢克曼社会哲学视域中的宗教观 《哲学动态》2016/3

3.略论儒家关于终极关切的话语 《孔学堂》(中国思想文化评论)2015/2

4.儒家仁爱的普遍性与次第性——以基督教的神爱观念为背景 《哲学分析》2015/2

5.儒家的不朽观念及其限度——以基督教的永生观为参照 《世界宗教文化》2015/3

6.西美尔的诊断和议案:现代宗教生活的困境和重建 《宗教社会学》第一卷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7.生存、神圣、伦理三者同构 《社会科学报》2012/10/8

8.宗教伦理的历史担当和现代命运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1

9.苦难?解救?信念——论默茨政治神学的核心意旨 《基督教文化学刊》25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0.西美尔关于现代宗教形而上学重建的构想 《现代哲学》2011/3

11.重释宗教:史密斯关于宗教概念的消解及其启示 《世界宗教文化》2011/3

12.现代基督教的变化与伦理生活的意义困境 《深圳大学学报》2011/4

13.文化片论 《教育文化论坛》2011/2

14.西美尔以“宗教性”为轴心的宗教观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5

15.马克思与基督教关联的双重面相——从洛维特审理近代启蒙历史观的神学前提谈起 《学术月刊》 2009/6

16.在耶路撒冷与雅典之间:宗教哲学之路 《哲学研究》2009/5

17.从宗教伦理的超越之维再论儒家伦理的宗教性问题 《中国文化论坛》 2009/4

18.从宗教伦理的两个视角看儒家伦理的宗教性 《清华哲学年鉴2006》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

19.仁爱与圣爱的精神品质和价值内涵 《犹太研究》第7辑 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20.宗教伦理的神圣原则论纲 《清华哲学年鉴2005》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21.“自力”观念的品格与界限——以基督教的“力”观念为背景 《清华大学学报》 2006/1

22.试论社会秩序与人心秩序的宗教性支持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4

23.舍勒关于现代市民伦理的批判和基督教伦理的辨正 《哲学研究》 2006/7

24.论基督教伦理的神圣原则 《世界宗教研究》2006/2;《中国宗教研究》2006/3

25.试析宗教伦理的涵义和问题 《山东大学学报》 2006/4

26.从圣经传统解读现代文化的拯救信息——从《约翰福音》“道成肉身”对希腊哲学困境的回应谈起 《基督教思想评论》2005/2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7.从“拯救”观念看基督教与儒家思想的资源互补 《基督教与中国》 2004/2(美国)

28.博爱与仁爱——基督教传统与儒家传统比照的一个视角 《中国宗教与哲学国际论坛》2004、3(美国)

29.“道成肉身”对希腊哲学困境的回应 《河北学刊》2004/8

30.论王阳明以“良知”为本的道德哲学 《清华大学学报》2003/1

31.理性与信仰之间的内在逻辑——从古希腊哲学看理性通往信仰的道路 《清华哲学年鉴2002》 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

32.知德之辨 《孔子研究》 2003/6

33.20世纪中国文化激进主义思潮诌议(合)《天津社会科学》2002/1;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2/3

34.从人性论的差异看中西政治哲学理念的分殊 《东岳论丛》2002/2

35. 后现代主义与新儒学、现代化及马克思哲学 《教学与研究》2000/11; 《中国哲学》2001/2

36.试论基督教和科学的关系——从霍伊卡《宗教与现代科学的兴起》谈起 《学术月刊》2001/2;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宗教》2001/5

37.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江海学刊》2000/1

38.中世纪宗教文化观念的历史影响和当代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3

39.西方中世纪宗教文化形态的三大起源 《清华大学学报》2000/3

40.析雅斯贝斯的文明形态论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1;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1998/3

41.论人生存在的哲学意蕴与哲学塑造 《清华大学学报》1996/4;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1997/2

42.本体论的转换、沉浮及其社会文化根源 《郑州大学学报》1995/6;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1996/2

43.论精神文明建设对于现代文明和健全人生的意义 《道德与文明》1995/2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精神文明建设》1996/1

44.从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看波普的“世界3” 《宁夏社会科学》1995/5

45.康德哲学陷入不可知论的方法论根源及其启示 《清华大学学报》1994/2;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1994/12

46.中西哲学的分殊与融通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4/5 《新华文摘》1994/11;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1994/10

47.关于经济与道德之间的二律背反问题述评 《中州学刊》1994/2;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1994/5

48.精神生产与社会文明 《教学与研究》1992/4;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1992/9

49.精神生产与人的自身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研究》 1987/2 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等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