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为依托研究中国逻辑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线召开

1月15~17日,由清华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逻辑学联合研究中心、人文学院哲学系主办的 “以文本为依托研究中国逻辑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线上举行。来自世界各大高校、科研机构的上百位研究员、教师以及学生参加会议,共同就中国逻辑思想、中国哲学以及比较哲学的研究展开了深入详细的探讨。开幕式由哲学系袁艾博士主持,逻辑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奋荣、金岳霖讲席教授谢立民(Jeremy Seligman)致辞。

谢立民(Jeremy Seligman)致辞

15日会议的第一节由卢布尔雅纳大学的罗亚娜(Jana S. Rošker)教授作题为“交叉文化哲学中的方法论问题:(后)比较法与扬弃法”的特邀报告,她认为,传统的比较哲学近年来面临着较大的争议,其所使用的建立于文化差异基础上的“统一方法”,实质上从属于西方哲学。针对这样的现状,她提出了一种向世界传递中国哲学意义的新方法——“扬弃法”,并举例展示了该方法在中西交叉哲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惠特曼学院的赵文清报告了“儒家视角下的丧亲权”,认为在儒家思想中,人们丧亲后的情感和仪节对当代社会具有启示意义。清华大学的羊仲修 (Michaël Schapers) 报告主题是“‘致诚而無它事’:以文本结构分析对《荀子·不苟》诚论的美学诠释”,他从《荀子》的论证和推理出发,阐述了“诚”这一概念的涵义和美学特征。

罗亚娜(Jana S. Rošker)报告

会议的第二节由奥斯陆大学的何莫邪(Christoph Harbsmeier)教授作题为“哲学话语体裁的逻辑类型学研究”的特邀报告。他认为,我们需要对哲学话语中的文学体裁进行系统的分类,他详细探讨了人们在研究哲学或是书写哲学化的文学时面临的问题,从古代欧洲哲学和中国哲学中话语体裁的对比着手,进而阐述了古代中国哲学和古代欧洲哲学之间的同异。塔林大学的丽莎·因德拉科洛(Lisa Indraccolo)报告了“《公孙龙子》中的分类、特质和概念区分”,她指出公孙龙子在《通变论》中试图建立一致的分类学概念框架来对现实进行分类。清华大学的袁艾报告主题为“《道德经》中的设问:论证建构、对话插入与感性表达”,她考察了《道德经》中反问句的论证功能和说服功能,通过比较修辞式反问句的“平行文本”,揭示其如何促进篇章论证的形成、反映文本的对话特征以及如何引起读者的反应。

何莫邪(Christoph Harbsmeier)报告

16日会议的第一节由清华大学的刘奋荣教授和谢立民教授作题为“迷失在翻译中:逻辑、文言文和现代作者”的特邀报告,他们从《中国逻辑思想史手册》的编辑经验入手,阐述了翻译过程中尤其是翻译古文所面临的困难,并对一些例子进行了分类,反思了我们在理解翻译、逻辑、论证和写作等方面的问题。清华大学的孙志强报告了“单调性推论视角下的墨家逻辑中的侔式推理”,他从单调性推理的角度阐释了《墨子》中“是而然”和“是而不然”的推理原则。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玛艾利·阿维兰热(Maëlle Havelange)报告主题为“中外逻辑/哲学比较:以‘白马非马’为案例研究”,对《公孙龙子》的《白马论》作了去“西方中心主义”的文本解释。

会议的第二节由东海大学冯耀明(Yiu-ming Fung)教授作题为“古代哲学中的命名和命题态度”的特邀报告。他从文本分析与方法论、儒家传统中的命名与社会本体论、古代汉语中的命题态度等三个方面入手,指出要运用与句法互补的文献学才能揭示古代文本表达的深层结构,他将儒家的“正名”视为社会本体论,并举例反驳了一些学者关于“中国古代没有句子概念和句子信念”的观点。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艾苇婷(Avital Rom)报告了“大音希声:中国早期思想中作为声音媒介的音乐沉默”,探讨了无声这一概念作为声音和声音意义的载体,指出中国早期对沉默的概念化与重视听觉有着内在的联系。中山大学的谢耘报告主题为“古代中国的类比论证”,他通过对墨家思想的研究解释了中国古代的类比论证理论,并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类比论证进行了对比。

冯耀明(Yiu-ming Fung)报告

17日会议的第一节由牛津大学的麦笛(Dirk Meyer)教授作题为“中国哲学中的辩证法:以《命训》为例”的特邀报告。他以清华简的《命训》篇为例,分析了其中的意义生成策略,他指出《命训》篇文本运用辩证的方式表达,它的哲学前提寻求不断地检验自身,从而避免成为教条。最后,他阐述了对早期中国哲学的实践方式的思考,认为中国哲学实践并非局限于某一特定体裁,而是贯穿于基本的文学文本之中。北京大学的雅各布·本德(Jacob Bender)报告了“《庄子•骈拇》中的异化与调和”,澄清并捍卫了《庄子·骈拇》中“圣人”和“强盗”都犯了同样罪行的观点。清华大学的管银霖的报告了“《老子》中‘知’的语义范围”,他辨析了《老子》中“知”的意义,划定其语义范围,并讨论了它与当代知识论领域中关于“知识”研究的关系。

麦笛(Dirk Meyer)报告

会议的第二节由爱丁堡大学的耿幽静(Joachim Gentz)教授作题为“偶之合之仇之匹之:平行结构作为一种‘反排中律而包中’的思维方式”的特邀报告。他介绍了中国历史文献中对文本平行结构的记载,并探讨了早期汉语文本中平行结构的功能变化,他认为中国的平行结构是一种不同于排中律的方法,依然可以被视为“思维规律”进行研究。清华大学的谢凯博与来自阿姆斯特丹大学的彼得·范·埃姆德·博阿斯(Peter van Emde Boas)报告题目为“逻辑、模式和文本的思维导图:分析《孙子兵法》中逻辑”,他们讨论了《孙子兵法》一书中的论证模式和逻辑,使用文本树思维导图的方法分析古代文本,为我们创新研究方法提供了借鉴。

耿幽静(Joachim Gentz)报告

会议最后,逻辑学中心主任刘奋荣教授作总结陈词,她对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感谢,她介绍了近期《中国逻辑思想史手册》的编辑情况和逻辑学中心的科研进展,表达了与各位学者继续合作的愿景,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够与大家在清华园相聚。本次会议由谢立民教授、袁艾博士与管银霖博士组织发起,南开大学翟锦程教授、清华大学圣凯教授、丁四新教授和高海波副教授主持会议各小节的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