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丨勇气

蒋运鹏

唐氏基金会约我在这个平台上写一篇短文。我想,我的预设读者,大多数是正在努力提升自己并面临很多选择的年轻学生。因此,我想简单谈一谈青春和勇气这个话题。

先讲一个真事:某中国学生,学习优秀,硕士毕业获得美国名校博士候选人位置。凡是申请过这种位置的人,都知道有多不容易。该生的中国导师却力主Ta去德国留学,学习导师自己擅长的方向,大致意思是要Ta将来回国继承衣钵。该生于是陷入痛苦的纠结:Ta自己更想去美国,但担心不按导师安排做,将来回中国,导师不会帮着找工作。至于纠结之后的结果,我就没有继续追踪了。

我认为,这种纠结本身,是脑子进水的表现。正确的做法是:毫不犹豫地按照自己的愿望去美国。

首先,事实上,美国名校的水平,是世界顶级水平。德国科研水平也不差,但在很多方面离世界顶级还有距离。我自己就是德国大学的学者,这点我很清楚。

更重要的是,该生完全误判了自己在目前的人生阶段实际上所处的位置。硕士毕业到博士,正是一个人可塑性极强,急剧上升的阶段。所谓可塑性强,就意味着,Ta将来会上升到何种程度,在什么样的圈子里生活和工作,是完全不可限量的。在这种阶段,就开始用一个眼前可见的特定圈子的规则来限制自己,只能说是愚蠢至极。Ta去美国,努力十几年,不是没有可能成为美国名校的教授。届时,Ta将处于世界顶级的学术圈,根本不存在Ta是否需要目前的导师来帮自己找工作的问题。反之,Ta的导师很可能还非常需要Ta的关照。

25岁左右的优秀学生,除了尽一切(正当)努力提升自己,什么都不应该想。这时就开始担心某些圈子里的事,那是未曾起飞就折断了自己的翅膀。你现在看重的利益,将来可能对你不值一提。你现在仰望的参天大树,将来可能是你俯瞰大地时的一小丛荆棘。等到触到了自己的极限,再考虑安顿下来,也不迟。奋发和自信,这是青春的底色。一个社会整体的提升,全靠这种底色。

世界上所有事情,大约分成两类。一类是过来人比较有发言权的事,一类是年轻人更有资格讨论的事。属于第一类的,多半是那种亘古不变的永恒话题,比如家庭关系,比如如何照顾婴儿,比如如何维持健康的友谊等等。属于第二类的,则是那些急剧变化的领域,比如就业方向,科研方向,市场走向等等。年轻人在学业上面临的选择,全部属于第二类。在这个领域里,长辈的意见最多仅供参考。即使他们的观点将来被事实证明能让你(在某些方面)活得更好,也是不太重要的。因为,个人乃至人类进步的全部动力,都来自年轻人对长辈的违逆。

我博士毕业后在苏黎世任教期间,突然获得母校海德堡大学的一个更好的职位。我很想回母校。但根据事先与苏黎世大学的商议,我在苏黎世应该还要工作几年。苏黎世的指导教授对我说:没事。在你这个阶段,你除了考虑你自己上升的渠道之外,什么都不要考虑,尤其不用考虑你提前离开可能对我们造成什么影响。

年轻人是否能勇敢地振翅起飞,与年长一代的鼓励,理解和宽容密切相关。一个民族的长辈是否鼓励年轻人违逆自己,直接决定这个民族的前途。愿所有年轻人,都能被长辈宽容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