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纪要| “思想与时代”专题系列讲座:现代国家的双重身份与未来可能的世界体系的建构原则

2023年4月27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世界本原文化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清华大学“思想与时代”专题系列讲座之现代性视域下的中国与世界第二讲:“现代国家的双重身份与未来可能的世界体系的建构原则”。

会议现场

本次活动以“8+1九人谈”研讨会方式举行。会议邀请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黄裕生教授作为主讲嘉宾,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瞿旭彤副教授主持,并邀请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邓安庆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梁涛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马寅卯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聂敏里教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任剑涛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唐文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赵广明研究员作为与谈嘉宾(按姓氏拼音排序)。

黄老师首先基于已刊作品《现代国家的双重身份与未来可能的世界体系的建构原则:一个纯理论的分析与猜想》作主题报告。黄老师认为,民族国家(nation-state)自从诞生起就面临自身主权的正当性问题。民族国家要走出正当性危机,就必须接受新国家观的洗礼与人民的授权委托,而这个过程既是民族国家人民化的过程,也是民族国家获得人民国家(people’s state)身份的过程。在此意义上,现代国家具有双重身份:实然的民族身份与应然的人民身份。就值得期待的未来世界体系而言,不应该、也不可能基于国家的民族身份,而应该、也只能够根据国家的人民性去想象和建构。基于人民国家这一身份,人类应当基于七大原则去建构未来可能的世界体系。

黄裕生教授

这七大原则具体是:1)每个主权国家都应尽可能完成向人民国家的转换而成为实质的人民国家,并捍卫这样的国家;2)基于构成所有人民国家主权正当性来源的普遍意志之上的普遍原则将成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优先原则,而民族性以及基于民族性的特殊原则将靠后;3)遵循有限的多元原则;4)对内有别于外,对外无别于内的原则;5)拒斥一切“[总体化]世界尺度”的原则,唯以人民为原则;6)所有国家都应当最大程度去肉身化;7)如果让渡部分主权,以便形成人类共同体,从而更有利于维护与实现成员个体的普遍权利以及相关福祉,那么,为了忠于自己的使命,人民国家没有理由拒绝。

主题报告后,与谈老师分别从各自视角对报告的相关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这里择要如下:

邓老师认为,报告最大优点是黄老师所秉持的对本原问题的一种真诚思想,但这是一个非常形而上的思考,同时还需要从历史视角出发,考察nation和state复杂关系的演变、以及主权正当性的历史依据和形而上学依据如何能够相互融洽。此外,人民作为集合性的政治概念需要进一步界定。鉴于人民的意志是可被扭曲、可替换的,要考虑人民的何种意志才能授权。报告基于广义契约论的从民族国家向人民国家身份转向的论断过强,这个论断的成立不取决于人民身份,而取决于人民的个人自由权利能否成为国家基本法的价值基础和一切制度的规范性来源。自由作为法的定在、法的化身,国家的权力运作机制是否以法治来保障个人自由权利的实现,才是我们判断国家是否具有现代性的标准。

邓安庆教授

任老师认为,报告非常具有学术雄心和经验关注,对国际秩序的重新设计的构想做出了贡献,但不同意将“现代国家是自私的”当作当然结论进行反驳,而且国家之间也并不是无秩序状态。存在逻辑预设条件过强的问题,在讨论国际秩序的问题时,一般不采取“当且仅当”的理想设定。汲取理论资源的对象也存在问题,仅从德法或欧陆汲取现代国家建构的资源不足以构成现代国家理论典范,建议把对德法失败的国家建构和政治哲学理论的关注回调到英格兰,并且从十七世纪的英格兰出发进行相关思考。报告所涉的作品中将民族国家和立宪国家这对概念修正为民族国家和人民国家,实际上是在重建已被彻底否定的卢梭式的统一意志的人民国家,这存在“神化”人民的问题,对“人民”概念有必要进行严格限制。

任剑涛教授

梁老师首先对报告高度赞赏,并认为报告所涉的作品应该再通俗化一点,让更多人读懂它。报告立意的核心是,我们在民族国家之上还要有一个人民国家的视角去学会与国际上其他国家打交道。中国历史上一直有实然的“霸道”和应然的“王道”之争,报告中强调的人民主体性的应然在孟子思想中可以体会得到。孟子认为,好的政治就是符合人性的政治、符合天道的政治、符合历史发展的政治。王道高于霸道的应然,就如报告所言,是一种历史的先验条件,这个应然虽然并不离开历史本身,却在逻辑上先于历史,并因而超越于历史:它不在历史之外,却又不仅仅在历史之中,而是同时在历史之上。

梁涛教授

赵老师认为,报告所涉作品中的思辨性对于汉语思想界来说非常重要,形而上学从来都不是脱离经验的东西,实然和应然不是“二”,而是“一”。需要进一步考虑将伦理原则和政治原则绑定在一起的合法性问题。核心问题是普遍意志如何可能,如何证成。报告偏重于从伦理和自由意志出发进行思考,实际上还有更多维度。个体的自由意志和普遍意志之间的关系如何可能,这是德国哲学和英国哲学共同关注的问题,问题在于谁的解决对未来国家共同体的建立更有效。此外,制度层面的规定性如何能够与个体的自由实现有机联结,这属于反思性的判断力,对这个问题的论证至关重要。

赵广明研究员

唐老师首先回顾了黄老师近几年来的思想变化和推进,并认为报告有很强的现实关切,而且有很高的道路追求。但是,将有机体理论应用在全人类上,某种意义上比黑格尔更“过”,按这一思路将导出一个世界政府、帝国主义的概念,各种形式的帝国主义都是应当加以批判的。国家主权理论和世界政府的矛盾是需要进一步考虑的。可能存在对君权神授的误解,君主反而不是绝对的,现代民主制才具有绝对性,需要进一步看待古典世界政治神学的价值。关于对普遍意志的论证,需要进一步考虑普遍意志的产生方式和政治稳定性问题。“有限多元的原则”的限度需要进一步界定。

唐文明教授

聂老师将问题归为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之间的冲突,肯定报告所代表的理想主义,并认为应该有理想主义的关怀和期待,这样才会有对我们现存状态的超越性可言。即使是相互摧毁的丛林法则也可以建立某种秩序,但这种秩序并不值得期待,故而需要进一步探讨“秩序”、“无秩序”这些概念的界定。报告的立意是要超越霍布斯和洛克的传统契约论构想,霍布斯的自然状态的战争状态叙事模式实际上是契约论模式的现实版本,而洛克的自然状态的和平状态叙事模式实际上是契约论模式的理想版本,其实质都是侵略性的保全和具有保全性的侵略。

聂敏里教授

马老师认为,报告所涉作品的论证已非常充分,而且也基本认可其论证思路。报告主要基于康德的自由意志学说,是对康德永久和平论的延伸,对卢梭的“普遍意志”的解读则有很强的个人色彩。报告中区分了总体性的原则和普遍主义的原则,总体性是对应于局部,它覆盖一切部分,但普遍性恰恰内在于特殊性当中而不可或缺。建议考虑基于跨文化哲学的跨民族国家的可能性,即一种具体的、不署名的普遍性,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民族国家本身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走向完全抽象、形式化的主张。

马寅卯研究员

瞿老师认为,我们需要一个“之间”的态度,一方面需要理想的类型学描述,另一方面需要看到不同谱系的存在,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循环往复才能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报告最终上升到一个统一的普遍意志,需要进一步考虑这在多大程度上真正尊重差异性,以及普遍本身是否需要划分为不同层级。报告更多关心的是国家的建立问题,而不是国家的运行问题,需要对“正当性”和“合法性”进一步区分。报告中身份(identity)和认同(self-identifying)的概念是混用的,从报告所涉作品的逻辑来讲,应该指的是认同而不是身份。需要进一步考虑,普遍意志从“应该有”是否能够落实到“能够有”,或者能够落实到的程度。

瞿旭彤副教授

评论发言结束后,黄老师对与谈学者的评论和质疑表示感谢,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回应。黄老师首先认同民族国家之间也有秩序,但认为这种秩序是不可靠的、不值得期待的,因此需要通过国家的人民身份来理解和想象国际秩序。报告所涉作品中最难部分是对人民进行重新理解和定义,这也是引用卢梭普遍意志的原因。对有与谈学者问关于为什么不走向黑格尔的问题,黄老师回应说,不走向黑格尔是因为黑格尔恢复了“城邦高于个人”的古代原则,但是黑格尔、儒家开发出了伦理维度,这是值得肯定的,国家是不可能没有伦理的,普遍意志是一种伦理意志,它是底线之善之源,而不是最高之善。

最后是自由发言和互动环节,研讨会在持续热烈而激烈的交流氛围中结束。

与会学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