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纪要 | 清华儒学讲坛(第六讲):王阳明的道德投射论

2023年5月23日晚7点,清华儒学讲坛第六讲如期开讲。本次讲座荣幸邀请到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的黄勇教授作为主讲嘉宾,主题为“王阳明的道德投射论:非认知主义、主观主义、准实在论,还是(另一种形式的)道德实在论?”,由清华大学哲学系圣凯教授主持,唐文明、高海波、袁艾等老师出席,众多校内外师生参与讨论。

黄勇教授首先介绍了本次报告考察的主要问题,也就是从元伦理学关于道德性质的主客观问题出发,考察王阳明究竟是否以及在什么意义上是一个道德实在论者。为了考察的方便,黄勇教授首先说明了何为“道德实在论”(moral realism),以及给出了一个关于该问题的理论光谱。一般认为,道德实在论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道德命题有真假,并且至少有些命题为真;二是这些命题的真值来自于独立于心灵的一些道德性质或者事实。而道德的反实在论(moral anti-realism)则可以依照对这些条件的反对依次呈现为:“道德的非认知主义”(moral non-cognitivism),即否认道德命题有真假;“道德错误理论”(moral error theory),即认为道德命题虽可有真假,但全为假;“道德主观主义”(moral subjectivism),即认为道德命题虽有真假,且不完全为假,但其真值完全来自主观性的建构与约定,而不具有客观性。此外,在道德的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间,还有两种居间的观点,一是“准道德实在论”(moral quasi-realism),即一种实用主义式的解释;二是“回应依赖说”(response-dependent theory),即将道德性质视为某种“第二性质”,虽然是道德行为自身的一种客观性质,但需要依赖于人的主观感受。

黄勇教授

接下来,黄勇教授梳理了学界对于王阳明是否是一个道德实在论者的不同看法。黄勇教授既不认为王阳明是一个道德反实在论者,也不认为他是一个如学界一般所认为的基于行动的道德实在论者,而是认为王阳明是一个基于行动者的道德实在论者。根据黄老师的考察,英文世界的研究一般认为王阳明是一个彻底的道德实在论者,认为道德性质完全独立于人的主观心灵。但黄勇教授认为这种理解恰恰是王阳明自身所反对的,特别是当阳明批评朱熹的时候,因为这种理解有告子的“义外”之嫌。既然阳明自认为与孟子一致,由此,黄勇教授通过重新考察孟告之辨来间接判断阳明的观点,他认为孟子持“道德的反实在论”,因此如果阳明与孟子一致,那我们就不能说王阳明是如英语研究者所理解的那种“道德实在论者”。黄勇教授认为,王阳明实际上是一个“道德投射论者(projectivist)”,外在行为的道德性质实际上来自主体良知的投射,这一点也可以用阳明的良知感应论来理解。这种感应论与“回应依赖说”完全不同,阳明并不认为行为的道德性质外在于主体,而是完全内在于主体的良知,只不过需要外在事物的感应与引发而已。

讲座现场

那么,是否可以将王阳明的这种“道德投射论”视为一种“道德的反实在论”?与一般学界对于投射论或者表达主义的理解不同,黄勇教授认为王阳明的这种道德投射论并不是一种极端的反实在论,反而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道德实在论。因为在黄勇教授看来,作为投射的来源的良知本身首先包含了认知的意义,如“见父自然知孝”,这就至少承认了道德命题具有真假。与“命题之知”(knowing that)与“能力之知”(knowing how)不同,黄勇教授认为阳明的良知是一种“动力之知”(knowing to),即一种包含了信念(belief)与欲望(desire)的第三种知。并且良知作为动力之知是有真有假的,因为良知所发即是意,意就有真有假。那么如何判断意的真假呢?或者说,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诚意呢?判定的标准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这决定了我们将王阳明判定为实在论还是反实在论者。黄勇教授引用阳明“君子小人之分,只是能诚意与不能诚意。”一句,将判定的标准确定在对行动者主体的区分上,即君子所发之意就是诚的,而小人所发之意则是伪的。

那么如何理解这里的好和坏呢?黄勇教授引入了Geach的一组区分,即“属性形容词”(attributive adjective)与“谓述形容词”(predicative adjective),认为“好”“善”这样的形容词属于前者,无法与被描述的对象分离而单独做谓述的使用。因此,要想判断对象是否是善好的,就需要对该对象的本质有充分的认知。例如当我们要判断一辆车子是否是好的,就需要对车的本质有了解,而好车就是将车的本质或功能充分体现的车。同理,对于君子与小人的判断,就需要对“人的本性”有充分的认知。黄勇教授认为,在阳明那里,“良知”就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而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就是良知是否充分实现。而作为人之为人的本性的良知本身是客观实在的。就此而言,黄勇教授认为王阳明的观点虽然是一种道德投射论,但同时也是一种基于行动者的道德实在论,这是一种来自美德伦理学的视角。

参与讨论的几位老师也分别对黄勇教授的报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高海波老师首先对美德伦理学的思路表达了高度认同,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内在于主体的“仁义”是否就是主观的?这种主客观的划分是否合适?以及阳明那里的感应论是否可以用主客观或者内外来理解,因为阳明也会强调万物一体。

圣凯老师就王阳明的道德投射论的模式进行了讨论,认为也许还可以进行更细致的区分,似乎良知与意的投射并不完全相同。

袁艾老师对报告的论证环节进行了讨论,例如Geach的理论是否可以适用于中国的语境,以及其理论本身是否可靠。以及在阳明那里是否有现代科学以来的截然的物我之分。

唐文明老师首先讨论了对孟子“口之于味也”的理解,认为也许可以通过“共通感”来理解。并且从目的论的古今之变的角度,认为在现代以来事实与价值分裂之后,“道德-事实”这个表达本身也许正反应了现代道德哲学的悖论。

讲座合影

现场参与的同学也积极地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例如论证过程中是否存在循环论证问题等。黄勇教授对老师和同学们的问题都进行了详细的回应,对报告的内容也做了进一步的澄清和阐述,讨论氛围十分浓厚。

综述&编辑 | 郭 潇

审核 | 唐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