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6
朱东华 摘要 宗教学家威尔弗瑞德·史密斯认为,信仰乃是基本的宗教范畴,其实质就是一种“参与”。从耶佛对话的角度看,基督教入华后分别采取了“辟佛—易佛”“况佛—援佛”等文化参与模式。其中晚明天主教徒立足于实践和礼仪层面来展开“辟佛”和“易佛”,但却错失了“性理之学”层面上与佛教思想熔铸的历史机遇。谢扶雅等现代基督徒学人提出的“基督学时代论”则是立足于佛学深度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从而具有史家视野的文化
2018-0416
夏莹 摘要 本文从政治与哲学的关系入手,基于政治思想史区分出两类不同的政治-哲学关系之传统:以柏拉图为代表的理想主义的政治哲学传统,用哲学规划现实政治制度;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经验主义的政治学传统,基于社会现实的具体演进设计制度,建立规范。如果说后者为英美政治学研究者所继承,那么前者则成为生命政治的隐形支点。福柯及其后继者所重新掀起的生命政治的讨论让哲学重新实现了对政治的僭越:政治的哲学化意味着
2018-0419
万俊人 内容提要 伦理学是一个时代“伦理精神”的学理化表达,因此我们可以从当代中国社会“伦理精神”与当代中国伦理学研究的互动与节律的关联语境中,检视和反思当代中国伦理学研究的利弊得失,从而解释其真实的理论图景和学术潜能。具体而言,即通过互镜式的学术评价,分析当下中国社会在转型期所面临的三大挤压或三大精神文化挑战,解析当代中国伦理学研究的主题开展、视域局限、疑难纠结、方法论问题和学术话语等论题
2018-0420
首届清华大学哲学系研究生论坛 暨爱智奖学金评选活动 爱智的哲学呼唤青春的思想。变革的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广阔而自由的思考空间。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和道德与宗教研究院联合主办的首届清华大学哲学系研究生论坛拟定于2018年4月29日召开。 论坛旨在提高各专业研究生论文写作水平与口头表达能力,加强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鼓励新锐思想的表述以及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 现论坛诚邀哲学系全体研究生,以文参会
2018-0426
论文初选结果揭晓 自论坛投稿通知发布以来,截止4月22日共收到30余篇稿件。 论坛会务组对论文进行了分类后分别转交给系内相关专业的教授专家进行初步评定,并对评定结果进行交叉核对和检查,在确保公平公正的情况下共评选出14篇参会文章,参加研究生论坛的最后角逐。 研究生论坛将于2018年4月29日于清华大学新斋105举行。欢迎各位学生前来围观,为参会同学加油助威。 入围名单如下(按姓氏笔画排序) 4月
2018-0428
作为新一届理事会理事长,陈来要求,基金会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准确把握定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陈来教授 陈来,哲学博士,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
2018-0507
一门谈美学艺术的慕课(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不巧的艺术》自2014年9月开始在学堂在线平台上线以来,目前选课者已达到104495人。修课学员包括校内外,既有在校学生,也有社会人士。 学堂在线中的“不朽的艺术” 除了在清华大学,西安交大、中科院大学、东北大学、中国创业学院等二十多个VPC平台上线,它还被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大、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十几所高校纳入选修课。选课人数
2018-0507
清华大学哲学系研究生论坛暨爱智奖学金评选已于4月29日成功举办,经过竞争,14位入围同学中有12位成功获奖,其中一等奖获得者有2位同学,二等奖和三等奖获得者各有5位同学。 获奖名单 一等奖 魏博 牛子牛 二等奖 王大封 陈超 李大柱 龚李萱 焦德明 三等奖 叶骏 邢冰 邢鲲 张嘉荣 谢承琚 圣凯老师宣布评选结果 一等奖获得者 左起分别是,圣凯老师,夏莹老师,魏博,牛子牛,范大邯老师 二等奖获得者
2018-0507
内容简介 12世纪以后,朱子哲学以理性本体、理性人性、理性方法为基点的理性主义哲学,不仅是中国的思想,也是近世东亚各国占主导地位或有重要影响的思想体系。东亚朱子学在体系上是内在一体的,但中国朱子学、韩国朱子学、日本朱子学又有各自的关注焦点,形成了朱子学的多元面貌。本书首先对朱子的哲学思想进行全面剖析,继之以此为参照,通过对李退溪、李栗谷、宋尤庵、林罗山等韩国、日本著名理学家思想的研究,勾勒出朱子
2018-0507
4月26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丁凡主讲清华大学哲学系“欧陆实践哲学论坛”第3期,在新斋105室作了题为“《法哲学原理》的现代性反思——‘抽象法’与‘道德’问题”的学术报告。论坛由我校哲学系副教授陈浩主持,并邀请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谭清华担任学术评论。 《法哲学原理》分为“抽象法”、“道德”和“伦理”三个部分。在丁凡副教授看来,“抽象法”与“道德”在当代早已
2018-0507
2 当代应用伦理学的前沿问题 同伦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相比,当代应用伦理学的迅猛发展更能显示和代表伦理学的前沿状况。如果说,伦理学因其“实践智慧”和“行动哲学”的特质或优势而堪称当代最具创新活力的哲学分支,那么,应用伦理学就是其活力的主要生长点和能量源。若哲学地看,伦理学本身可以被看作应用哲学,而所谓应用伦理学则是就伦理学内部的学术分野而言的,它相对于伦理学的一般理论研究,指区域化、专门化、职业化
2018-0507
任何试图总览生活世界之某一方面的前沿或者检视某一学科发展前沿的理论努力,都是极具风险的学术行为,然而却又是极具思想诱惑和现实关切意义的理论尝试。其最大的思想诱惑力在于:无论是对生活世界之前沿侧面的总览,还是对学科发展之前沿问题的检视,都不仅会大大强化学科理论——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与生活现实之间的关联和张力,而且会因此大大刺激理论创新的活力。对于这种关联和张力的强化,真正的思想者和理论家
2018-0507
时间:5月10日16:00-17:40, 地点:清华大学新斋324 Section 1 16:00-17:00,Thomas Studer(瑞士伯尔尼大学) Title: Common knowledge from a proof-theoretic perspective Abstract: To say that a proposition A is common knowledge
2018-0507
陈来 摘要 冯友兰新理学时期的道德思想是其早期伦理观念的发展,又是其50年代抽象继承思想的基础,是中国现代道德哲学中有代表性的一家。冯友兰新理学时期道德思想总的特点是:既主要强调传统道德概念的普遍性意涵,也顾及了社会转型时代旧道德向新道德的转化。其中涉及到道德的继承、变化问题,至今还是道德重建的根本课题。 关键词 冯友兰; 道德; 可变的道德; 不可变的道德 冯友兰的新理学体系是以其在抗战时期所
2018-0508
Time: 13:30-15:55 Venue: Xinzhai 301, Tsinghua University Speaker: Olivier Roy (University of Bayreuth) Adam Brandenburger (NYU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 Section 1:Deontic Logic and Game Theory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