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1
清华新闻网4月3日电 3月29日至31日,第四届清华大学“逻辑、语言与意义”交叉学科国际研讨会在蒙民伟人文楼举行,本次会议由清华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逻辑学联合研究中心(简称“逻辑学中心”)主办、清华大学哲学系和外国语言文学系协办。来自美国、挪威、瑞典、荷兰、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以及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师生共60余人参会。 会议开幕式由逻辑学中心主任刘奋荣主持。清华大学金岳霖逻辑学教授兼
2018-0625
本文原载于《名作欣赏》2018年04期, 作者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肖鹰教授。 非常高兴到北师大来和大家交流关于2017年备受关注的两部“全球现象级电影”,一部是我们中国的《战狼2》,一部是美国的《敦刻尔克》。 《战狼2》以接近57亿人民币的票房,不仅成为中国票房纪录的创造者——比前一位国产票房纪录创造者、2016年周星驰《美人鱼》的33.9亿人民币高出一倍,而且进入全球有史以来影片票房纪录
2020-1104
清华大学哲学系始建于1926年,是中国大学最早建立的哲学系之一,由著名哲学家金岳霖、冯友兰等人创建,被视为20世纪前期“清华学派”的主干之一。本系任教的著名学者有金岳霖、冯友兰、张申府、邓以蛰、沈有鼎、林宰平、贺麟、潘怀素、张岱年、任华、周辅成等人。1952 年院校调整以后,清华大学撤销了文科,哲学系教师并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在清华大学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的新的进程
2020-1104
哲学系主任:唐文明教授 哲学系副系主任:陈壁生教授 陈浩副教授 石辰威副教授(兼) 哲学系支部书记:石辰威副教授。 哲学学科负责人为唐文明教授。 哲学系为哲学学科门类和哲学一级学科单位,包括哲学全部7个二级分支学科。其中,伦理学是清华哲学系的优势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和外国哲学是清华哲学系重点建设学科; 逻辑学是清华哲学系的传统特色学科。 各分支学科主要负责人如下: 1、马克思主义
2020-1104
1926 - 1928 创办哲学系,金岳霖先生 1928 - 1934 系主任:金岳霖先生 1934 - 1938 系主任:冯友兰先生 1941 - 1945 西南联合大学哲学心理学系主任:汤用彤先生 1946 - 1949 系主任:冯友兰先生 1947 - 1948 系主任:王宪钧先生(代) 1949 - 1952 系主任:金岳霖先生 1999 - 2000 筹备复建哲学系,万俊人教授
2024-1101
市民社会和现代国家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2024年10月11日-14日,由清华大学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主办的“市民社会与现代国家”第七届中日哲学论坛在清华大学人文楼举行。来自日本一桥大学、驹泽大学、立教大学、日本福祉大学、岛根县立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共北京市委党校、中共南京市
2024-1026
2024年10月19日,由清华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逻辑学联合研究中心(简称“逻辑学中心”)、清华大学哲学系和山西大学哲学学院共同主办“逻辑与博弈国际研讨会”在山西太原晋祠宾馆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斯坦福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以及清华大学出版社等机构的50余专家学者前来参会。会议语言为英文。 逻辑与博弈之间的密切关系是近年来
2024-1011
(学生通讯员 黄鑫)10月8日下午在人文楼413教室,普林斯顿大学荣休教授Peter Singer做客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特邀专场,发表了题为“Animal Ethics Now”(当务之急的动物伦理)的演讲。此次讲座由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与人文学院哲学系联合主办,由科学史系教授王巍主持,吸引了线下线上共计700余名师生前来聆听。这是Singer教授为期20天的中国学术之旅的首场演讲
2024-0928
2024年9月24日下午,清华大学哲学系与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共建启动会议在清华大学蒙民伟人文楼B102室召开。此次会议标志着两校在哲学学科领域的共建合作正式拉开序幕。 会议由清华大学哲学系系主任唐文明教授主持。两校哲学系系主任、党支部书记、副系主任、各二级学科负责人10余人参加了会议。共建旨在通过资源共享、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共同推动哲学学科的繁荣发展。会议一开始,清华大学哲学系系主任唐文
2024-1111
2024年11月2日至3日,“早期中国人性论”学术研讨会于清华大学蒙民伟人文楼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主办,由《国际儒学》编辑部、《文化与传播》编辑部协办,丁四新教授负责组织。与会学者计40余人,收到论文40篇。本次会议历时两天,分9场进行。11月2日,在开幕式上,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唐文明教授和《文化与传播》主编肖德生教授(广西大学)分别致辞。唐主任对与会
2024-1120
2024年10月27日上午,实践哲学年会继续举行分论坛讨论,各会场均分两组进行。 第一会场 10月27日上午,第一会场举行“国家、社会与人的现代化(之七、之八)”分论坛,第一组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暨哲学系谭群玉教授主持。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吕进教授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实践的主体性思考”为题,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主体性构建与文化实践相统一的关系,指出“两个结合”是文化
2024-1113
10月26日,历经上午的开幕式、主会场主题报告与分论坛研讨,与会专家在下午继续开展紧张的分论坛研讨活动,各分会场均分两组进行。 第一会场 10月26日下午,第一会场举办“国家、社会与人的现代化(之三、之四)”分论坛,第一组由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白刚教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臧峰宇教授以“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为题,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探索起步于东西方文明的冲突与碰撞,以一场
2024-1101
讲座纪要 主讲人:毕游塞(Sébastien Billioud) 单位:Université Paris Cité, Institut universitaire de France 时间:2024年10月17日 地点:清华大学蒙民伟人文楼B102 在清华大学举办的第八届儒学讲坛,法国巴黎七大毕游塞(Sébastien BILLIOUD)教授作了题为《儒家复兴与想象力》的主旨演讲,毕教授以保罗
2024-1112
开幕式及主会场 2024年10月26日—27日,由清华大学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哲学系、中山大学实践哲学研究中心主办,西北大学实践哲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华侨大学生活哲学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实践哲学传统与创新研究中心协办的2024实践哲学年会“现代化:国家·社会·人”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肯特大学、一桥大学、俄罗斯科学院、中山大学、西北大学、华侨大学
2024-1125
2024年10月27日下午,实践哲学年会继续举行分论坛讨论、主会场主题报告以及闭幕式活动。 第一会场 10月27日下午,第一会场举办“实践哲学的经典与历史(之四)”,由四川大学哲学系余玥教授主持。 中山大学哲学系江璐副教授报告的题目是《逻辑和辩证法的实践性——从广义论证角度来看》,辩证法(dialetics)和逻辑学(logic)在亚里士多德那里,都属于有关推理的学问,而斯多亚派将辩证法直接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