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2
2022年1月27日,受国际道义逻辑和规范系统委员会(Society of Deontic Logic and Normative Systems)的邀请,刘奋荣教授做了DEON Seminar Series 的第二场报告,题目为“From a Two-Level Perspective on Preference to Deontic Logic”。报告由马里兰大学的 Illaria
2021-0326
3月22日上午,校党委书记陈旭调研清华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逻辑学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与中心师生座谈。研究生院副院长肖曦参加调研。 陈旭讲话 在听取中心师生的发言和分享后,陈旭表示,今天的交流令她印象深刻,不仅进一步了解了清华人文历史和传统,也清晰认识了充分体现“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清华特色的逻辑学学科。陈旭指出,逻辑学联合研究中心成立八年来,在人才培养、国际合作、教育教学
2015-0116
我系刘奋荣教授受邀出席2015年1月5-8日在印度孟买举行的“亚洲逻辑学国际会议”(Asian Logic Conference)。会议设6个special session, 分别是证明论、集合论、模型论、递归论、计算机逻辑和哲学逻辑。会议邀请在以上领域国际知名学者组织session,为大会邀请发言人。刘奋荣教授受邀组织哲学逻辑的session,她邀请了来自中国、印度、日本和台湾地区的四位学者
2019-0605
清华新闻网5月29日电(通讯员刘畅)5月28日上午,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表彰座谈会召开,清华大学共有20项成果获奖,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7项。在全市获奖总额维持208项不变的前提下,清华获奖总数与上届(15项)相比有了较大幅度增长,并且收获1项特等奖。此次获奖超过20项的共有四家单位,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35项,北京大学23项,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各20项。 百年
2022-0324
2021-0802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入选CSSCI来源集刊 尊敬的各位作者、各位读者: 我们荣幸地宣布《清华西方哲学研究》已被收入CSSCI集刊系列。诚挚地欢迎大家投稿和订阅。 我刊发表的稿件,小部分来自约稿,绝大部分来自邮箱投稿渠道,并且必须经过匿名评审程序。在匿名评审环节上,本刊已经与“哲学评鉴”匿名评审平台进行了一年以上的合作,并将继续保持合作。 本刊承诺对来自邮箱投稿渠道的稿件一视同仁,将稿件质量视为
2022-0529
以下文章来源于水木逻辑 ,作者清华逻辑 2022年5月25日,清华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逻辑学联合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和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师生合作举办了会议“逻辑学家与语言学家的思想碰撞(Meeting of the Minds: Logicians and Linguists)”。来自清华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和阿姆斯特丹大学的二十余名师生参加了会议。清华大学金岳霖讲席教授魏达格(Dag
2022-0428
4月21日,为庆祝清华大学111周年校庆和人文学院10周年院庆,由清华大学逻辑学联合研究中心主办的“清华逻辑学派的传承”校庆专题研讨会在人文楼举行。来自卢布尔雅那大学、斯坦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高校学者以及清华大学社科学院、法学院和人文学院的师生、校友共50余人参加会议。 王希勤致辞 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出席招待会并致辞。王希勤指出,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
2021-1202
哲学的初心与哲人的使命 给日新书院大一新生的一堂哲学导引课 唐文明 01 什么是哲学?这可能是你们进入哲学系学习时首先想到的一个问题。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需要提出的问题可能是:什么是“是”?既然“什么是哲学?”这个问句使用了“是”这个词,那么,一个简单的推理就是,如果我们不知道什么
2021-1105
汉学家眼中的“清华逻辑学派” 近日,国际知名逻辑学期刊《逻辑史与逻辑哲学》(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Logic)第42卷第3期刊发了布拉格查理大学汉学系扬·弗霍夫斯基(Jan Vrhovski)的论文“‘清华逻辑学派’:数理逻辑在清华(1926-1945)”(‘Qinghua School of Logic’: Mathematical Logic
2022-0824
开幕式 2022年8月20日上午,旧邦新命与中国哲学——陈来先生七十寿辰纪念及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中央主楼接待厅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多所高校和多家出版社的17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其中70余人现场参会,共同向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陈来先生敬祝70寿辰,并讨论研究陈来先生数十年来的学术研究和思想历程。 清华大学哲学系唐文明教授主持嘉宾致辞环节。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教授
2022-0826
以下文章来源于Tsinghua哲学学堂 ,作者Tsinghua哲学学堂 跨越时空的距离 来一场中西古今的思想碰撞 古希腊哲学之旅 我们出发了! 2022年8月22日,清华大学哲学学堂班与牛津大学合办的古希腊哲学暑期学校正式开始。本次暑校聚焦古希腊哲学,由牛津大学的老师通过线上方式进行全英文授课,旨在通过共同阅读与讨论经典文本,引导同学进一步了解古希腊的重要哲学家与哲学概念,以及古希腊的形而上学
2022-0125
2022年1月24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拟立项名单》,我系三位教师著作入选:圣凯教授的专著《中国汉传佛教礼仪(增订版)》,入选重点项目;陈来教授的专著《古代宗教与伦理》、唐文明教授的专著《与命与仁》入选一般项目。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宗旨是:“主要资助代表中国学术水准、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学术前沿的学术精品,以外文形式在国外权威出版机构
2022-1116
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北京市哲学会和清华大学哲学系共同承办的北京市哲学会2022年学术前沿论坛暨“当代中国哲学的文化使命”研讨会于2022年11月13日在清华大学蒙民伟人文楼B219会议室召开,本次论坛同时开通了线上直播。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等首都多家著名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共同参加了本次论坛。 (与会学者
2022-1116
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北京市哲学会和清华大学哲学系共同承办的北京市哲学会2022年学术前沿论坛暨“当代中国哲学的文化使命”研讨会于2022年11月13日在清华大学蒙民伟人文楼B219会议室召开,本次论坛同时开通了线上直播。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等首都多家著名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共同参加了本次论坛。 (与会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