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2
我对哲学的理解 ——在世界哲学大会西哲联谊会上的发言 王路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一、哲学是不是科学? 哲学是不是科学,这是一个问题。最初接触哲学的时候很痴迷,一段时间几乎话不离“唯物”“唯心”,特别是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哲学第一次成为科学”这个说法,顿时感到热血沸腾。后来学习哲学,听到有人、尤其是科学家们堂而皇之地说哲学不是科学(science)时,总觉得有些底气不足,甚至颜面扫地。后来
2018-0905
清华大学哲学系迎来2018级新入学的硕士研究生10名、博士研究生28名。热烈欢迎各位同学进入我系学习! 2018年硕博新生名单 2018年硕博新生名单 姓名 学生类别 专业方向 导师 李潇 硕士 外国哲学 蒋运鹏 陈飞 硕士 美学 肖鹰 王政杰 硕士 中国哲学 丁四新 王芷西 硕士 外国哲学 宋继杰 刘伊玲 硕士 宗教学 圣凯 田奥凡 硕士 伦理学 唐文明 吴振华 硕士 马克思主义哲学 陈浩
2018-0910
本学期我系同学将组织两个读书会,分别研读《纯粹理性批判》与Metaphysics: the big questions两本书的部分内容。具体安排如下: 《纯粹理性批判》读书会 说明:此次读书会主要围绕《纯粹理性批判》原著,以下所列书籍仅供必要时参考。 原著: Kant.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trans. and ed. Paul Guyer & Allen W.
2018-0910
蒋运鹏 唐氏基金会约我在这个平台上写一篇短文。我想,我的预设读者,大多数是正在努力提升自己并面临很多选择的年轻学生。因此,我想简单谈一谈青春和勇气这个话题。 先讲一个真事:某中国学生,学习优秀,硕士毕业获得美国名校博士候选人位置。凡是申请过这种位置的人,都知道有多不容易。该生的中国导师却力主Ta去德国留学,学习导师自己擅长的方向,大致意思是要Ta将来回国继承衣钵。该生于是陷入痛苦的纠结:Ta自己
2018-0919
时间:2018年9月20日(周四),15:00-17:30 地点: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新斋)105
2018-0919
讲 座 叶秀山哲学纪念讲座 主讲人:邓晓芒教授 主讲嘉宾 邓晓芒教授 主 持人 黄裕生、宋继杰、范大邯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 讲座时间 2018年9月26日、27日、28日,15:00—17:00 讲座地点 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G层大同厅 主 办者 清华大学哲学系、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
2018-0926
欢迎参加!
2018-0926
主讲:张小星(Paris-Sorbonne University) 时间:2018年9月29日(周六)16-18点 地点:清华大学新斋301教室 Title:The Cogito, Clarity and the Cartesian Circle 从2018年春季学期开始,本系西方哲学和逻辑方向的教师开办了一种全新的课程:论文讨论课(Colloquium)。 课程核心参与者:西方哲学和逻辑方向
2018-1017
2018年康德哲学系列课程(一) 【授课教师】奥特弗利德·赫费(Prof. Otfried H?ffe) 【课程时间】10.8-10.15,2018 每周一至周五,上午10:00-12:00 【课程地点】清华大学第三教学楼3215 【授课语言】英语 【课程内容】1. 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 What is Enlightenment? 《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
2018-0529
黄裕生 摘要 不管是作为个体,还是作为一个群体,今天的我们都生活在这样一个处境之中:不得不与来自各种不同文化世界的陌生人打交道。在这一处境下,多元原则被当作一条正当的原则。但是,多元原则本身的正当性理由何在?这一原则是否有界限?如果有,这一界限在哪里?如果说这些是今天的哲学与人文科学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那么也意味着哲学不得不重新面对自由问题。因为不仅正是自由使文化与历史成为可能,而且也是自由构成
2018-0530
演讲人:陈浩副教授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德国慕尼黑大学访问学者(2017),英国政治学会期刊Studies in Marxism顾问。目前主要从事德国社会政治哲学、日本马克思主义,以及新MEGA文献学的相关研究。 2018年5月31日(周四)14:00 五教5105 演讲内容介绍 早期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关于市民社会和国家二分、特殊性和普遍性对举的分析框架,认为市民社会代表了人的特殊性
2018-0531
陈来,1952年生,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央文史馆馆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华朱子学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等。 本文选自《近代儒家哲学研究》一书。 在20世纪中国文化中,继承、发展中国古典哲学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重构哲学的努力,即通过对比和吸收西方哲学的理论、观念、方法,重新建构中国哲学的哲学系统,使之成为既具有近代
2018-0606
2018年5月29日晚在新斋105举行了哲学系双学位师生见面会。本年度成功申请哲学系双学位的21名同学与哲学教师代表哲学系系主任宋继杰教授、副主任圣凯教授、夏莹教授,以及主任助理高海波副教授一起就学习哲学的方式、方法以及哲学的特性展开了开放式的讨论。 与会同学介绍了自身的专业背景,并阐明了自己选择哲学的理由和对哲学的既有理解。宋继杰主任强调了哲学的专业化特性,期望所有同学能通过哲学专业化的训练
2018-0606
文图讲堂·王玖兴哲学纪念讲座 主讲嘉宾:王庆节教授 主持人:黄裕生教授 时间:6/11(周一)15:00-17:00 主办方:清华大学哲学系、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 王玖兴先生 王玖兴(1916-2003),江苏省赣榆区海头镇人。我国著名西方哲学史专家、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37年至1941年,他先后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和武汉大学哲学系学习。1944年考入清华
2018-0606
1978年以来,中国正走着一条前无古人的前进道路,被称作“中国的发展道路”。关于这条道路的实质,我们能不能依据马克思本人的世界历史理论做出说明,是当代中国学人所面临的历史使命。今日所推送的就是韩立新教授依据对马克思1857-1858年撰写的《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的研究所作出的一个大胆解释。即,尽管马克思在这一文献中给出了在“原始共同体”的三种类型即亚细亚、古典古代和日耳曼当中,只有日耳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