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7
儒家生生伦理学——对休谟伦理难题的破解 主讲:杨泽波(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主持:丁四新(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评议:高海波(清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主讲人 杨泽波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杨泽波,男,1953年6月生,河北石家庄人。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华孔子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主要
2018-1022
欢迎参加!
2018-1022
Logic in Theoretical Philosophy International workshop 27 – 28. Oct. 2018 Jiasuo Conference Room No. 2 Tsinghua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2018-1025
主讲:Tobias Rosefeldt (Humboldt-Universit?t zu Berlin) 时间:2018年10月25日(周四)16-18点 地点:清华大学新斋324教室 Tobias Rosefeldt is a philosophy professor at Humboldt-University in Berlin. His research interests
2018-1025
2018年10月18日下午,由清华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主办、清华大学哲学系与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协办的海外名师讲堂第221讲,在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大同厅如期举行。本次讲座有幸邀请到了当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海德堡院士、清华大学哲学系名誉教授奥特弗利德?赫费,就“培育我们的世界—论技术与教育的人道旨归”(To Cultivate Our World:On the Humane Purport
2018-1025
10月30日晚上 6:30,由清华大学哲学系、中法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中法博士生论坛:法兰西哲学畅想将在新斋105举行。 本次活动将由清华大学哲学系夏莹教授主持,发言人有索邦大学巴黎一大哲学系博士生Eraldo Sáldos,以及清华大学哲学系的叶文德、张嘉荣和牛子牛3位研究生。 欢迎校内外师生前来参与发言、讨论。 主持人 夏莹(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发言人 Eraldo Sáldos
2018-1025
2018-1025
活动信息 “邺架轩·作者面对面”11期 四十年的传统文化研究及背后的人和事 时间:2018年10月28日(周日)14:30~16:30 地点:邺架轩阅读体验书店(清华大学图书馆李文正馆西侧下沉广场) 嘉宾:陈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资深教授)、杨立华(北京大学教授)、 顾青(中华书局总编辑) 主持:张秋(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博士、副研究馆员) 主办:清华大学图书馆、邺架轩阅读体验书店
2018-1107
这回是别人“厉害了” ——在《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出版30周年回顾暨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 对于出版业的同事来说,这套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丛书,当然是一项值得称道的成就,而这项成就的取得,也当然要归功于他们堪称罕见的耐力,归功于他们对于学术的高度热忱。三十年来,这套丛书历经了先后五任的社领导,也一直背负着相当的财务负担,可是这些出版人不光是矢志不移,而且还越干越带劲越干越投入
2018-1107
马天俊 教授 报告人:马天俊 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 简介: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经典、形而上学和哲学修辞,出版专著有《真理的境遇》(1999)、《从生存的观点看》(2008)等。 评论人:夏莹 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 主持人:韩立新 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 时间:2018年11月8日(周四)下午4-6点 地点: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新斋)105会议室 内容提要: 《资本论
2018-1122
黄裕生 黄裕生(哲学家,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哲学学会会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学者、各位同仁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要对大家出席第二届德国哲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表示欢迎!我们去年相聚在清华大学,今年在同样的深秋季节,我们相聚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虽然空间发生了变化,但是我们追求思想的高度与守护思想的尊严的精神没有变。西安是一个世界精神漫游过的古都,我们在这里召开德国哲学
2018-1122
韩立新 韩立新,“清华大学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摘要]陈先达先生的《走向历史的深处》一书是以异化概念为基本线索来阐述马克思历史观形成的著作。该书把“由异化到异化劳动”对看作是马克思形成唯物史观的关键一步,在对“异化劳动理论的循环论证”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在对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关系的理解上,该书遵循了苏联教科书以及阿尔都塞等人的见解,忽略了在《手稿》的最后关头
2018-1122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通讯员 王政杰 记者 曾江)简帛《老子》四古本指郭店楚竹书本、马王堆帛书甲乙本和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本,是目前可见最古、最重要的《老子》文本。2018年11月2日至3日,由清华大学哲学系主办的“简帛老子四古本与出土道家文献”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甲所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近20位专家学者参加
2018-1122
韩立新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中心主任、智库中心副主任。 [摘要]自《法哲学原理》出版以来,以海姆为代表的批判者们就认为,黑格尔关于国家的两条原则,即实体性原则与自我意识原则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矛盾,结果导致他在事实上抛弃了自我意识立场,倒退到了古代的整体主义。尽管现代西方出现了许多为黑格尔国家学做自由主义辩护的著述,但是这一难题依然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
2018-1122
陈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哲学系教授。 我的发言有点算是老生常谈。从我自己从事的学术领域谈起,就谈一点结论性的想法和一些总体上的想法。 这些年已经出现了刚才我所讲的中国哲学整体的再思考,其中有些问题其实是30年代学者讨论过的,比如说中国哲学有没有不同于西方哲学的哲学问题;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论述方式和不同有什么意义;究竟怎么了解中国的形态和特性,进而延伸到什么是中国哲学,什么是哲学的追问,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