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本系简介
    概述 系主任致辞 历史沿革 学科结构
  • 机构设置
  • 师资情况
    教授 副教授 助理教授
  • 学术研究
    研究成果 研究方向
  • 教务教学
    教学体系 二级学科 课程设置 精品课程
  • 交流合作
    学术会议 国际交流 学术合作
  • 招生招聘
    本科生 研究生 留学生 博士后
  • 学术期刊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 系所动态
    学术活动 近期焦点
EN
系所动态
首页 > 系所动态 > 近期焦点
  • 学术活动
  • 近期焦点
  • 2018-05
    07
    《不朽的艺术》:慕课成书记
    一门谈美学艺术的慕课(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不巧的艺术》自2014年9月开始在学堂在线平台上线以来,目前选课者已达到104495人。修课学员包括校内外,既有在校学生,也有社会人士。 学堂在线中的“不朽的艺术...
  • 2018-04
    28
    我系陈来教授近日当选为中国孔子基金会 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
    作为新一届理事会理事长,陈来要求,基金会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2018-04
    26
    入围名单以及评选流程 | 清华大学哲学系研究生论坛暨爱智奖学金评选
    论文初选结果揭晓 自论坛投稿通知发布以来,截止4月22日共收到30余篇稿件。 论坛会务组对论文进行了分类后分别转交给系内相关专业的教授专家进行初步评定,并对评定结果进行交叉核对和检查,在确保公平公正的情况下共...
  • 2018-04
    24
    儒教文明的危机意识与保守主题的展开
    唐文明 摘要 晚清士大夫阶层对于儒教文明的危机意识到甲午战败达到了一个高峰,康有为将之概括为“保国、保种、保教”,获得了广泛的共鸣。比较一下张之洞、康有为和严复的保守方案,会发现三者在具体理解和具体主张上各...
  • 2018-04
    20
    征稿即将截止!首届清华大学哲学系研究生论坛 暨爱智奖学金评选活动
    首届清华大学哲学系研究生论坛 暨爱智奖学金评选活动 爱智的哲学呼唤青春的思想。变革的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广阔而自由的思考空间。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和道德与宗教研究院联合主办的首届清华大学哲学系研究生论坛...
  • 2018-04
    19
    互镜式学术评价中的伦理精神与伦理学研究
    万俊人 内容提要 伦理学是一个时代“伦理精神”的学理化表达,因此我们可以从当代中国社会“伦理精神”与当代中国伦理学研究的互动与节律的关联语境中,检视和反思当代中国伦理学研究的利弊得失,从而解释其真实的理...
  • 2018-04
    16
    哲学对政治的僭越:当代生命政治的隐形支点
    夏莹 摘要 本文从政治与哲学的关系入手,基于政治思想史区分出两类不同的政治-哲学关系之传统:以柏拉图为代表的理想主义的政治哲学传统,用哲学规划现实政治制度;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经验主义的政治学传统,基于社...
  • 2018-04
    16
    重审耶佛对话的两种模式
    朱东华 摘要 宗教学家威尔弗瑞德·史密斯认为,信仰乃是基本的宗教范畴,其实质就是一种“参与”。从耶佛对话的角度看,基督教入华后分别采取了“辟佛—易佛”“况佛—援佛”等文化参与模式。其中晚明天主教徒立足于实...
  • 2018-04
    16
    自力与他力:关于儒家与基督教的道德超越观念的检审
    田薇 摘要 道德超越性是人类生活的根本特质。在如何理解超越的根据、途径和目标上,儒家主张源于天赋良知的自力成圣论,基督教坚持源于他力救赎的因信称义论。关于先验善性与天命之谓性的设定是自力超越的可能性根据,尽...
  • 2018-04
    11
    如何理解巴门尼德的 esti
    王路 摘要 巴门尼德的真之路是以esti这个单词表述的,围绕它形成了诸多讨论和解释。英译者将它译为is,在讨论中则涉及它的谓述含义(即系词含义)和存在含义。中译者将它译为“存在”,并说依据英译的理解。这样的翻...
共357条 首页上页1...2021222324...36下页尾页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2777

邮箱:zhe@tsinghua.edu.cn

           zxxbgs@mailoa.tsinghua.edu.cn  教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友情链接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新闻网
人文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北京大学哲学系 宗教学系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