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3
中华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伦理道德体系。冯友兰一生中有关伦理道德问题的思考分析,代表了20世纪中国现代哲学家的道德思考和文化追求,有其典型意义。他关注传统道德在现代社会的调适转化,为守护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价值和理想,提出道德遗产“抽象继承”;提出境界伦理学的建构,重建了中国哲学的精神追求,值得珍视。 读者从本书中可以看到冯友兰道德思想的总体面貌,以及作者对其思想的全面解读。 冯友兰的伦理思想 陈来
2018-1203
丁四新,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兼任中国周易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 摘要:数字卦研究可分为猜测期、突破期、否定期和证实、终结期四个阶段。张政烺和李学勤分别是突破期和否定期的关键人物。数字卦研究的学术贡献是:将商周甲金文“奇字”突破性地判断为“筮数”或“易卦”,指出易卦源于筮数,并最终解决了《周易》卦爻画的性质和来源问题。数字卦研究是当代中国易学研究的开端
2018-1212
《哲学逻辑手册》(Handbook of Philosophical Logic)第18卷于2018年11 月出版。清华大学金岳霖讲席教授Johan van Benthem 和长江学者刘奋荣教授合写的章节 “道义逻辑和改变偏好”(Deontic logic and changing preferences)(第 1-50页)在该卷发表。该章主要从动态认知、动态偏好的最新研究成果出发,拓展到道义
2018-1212
陈来 今天讲会的题目是“宋明学案”。学案就是录载学术的传承、发展、演变,“宋明学案”就是把我们国学的宋元明这个时代的国学的主要形态和发展作一个大概的介绍。这里“宋明学案”的学是指儒学,而儒学在宋明时期是以理学为主,其中又包含各个派别。我们今天讲的这个“宋明学案”,是要从“宋明理学”来看看国学的发展在这个时期有什么特色和它的发展演变。 01宋明理学的起源 理学发端于11世纪,但是发展的苗头可以
2019-0121
《中庸》的地位、影响与历史诠释 【摘要】《中庸》一般认为是子思所作。“中庸”的思想传承有自,《周易》中的中道、中行、中正观念,《尚书》的“执中”观念都可视为中庸思想的渊源,一直到孔子以中庸为至德,提出“执两用中”的思想,中庸开始明确成为一种实践的智慧。到了汉唐时期,郑玄以“用中”解释中庸,从德行论角度诠释中庸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何晏、戴颙、梁武帝等人开始以《中庸》为载体寻求儒学与道家、玄学
2019-0411
自然与契约的彼岸* ——黑格尔《抽象法》中的人格财产权 陳浩 (清华大学 哲学系,北京 100084) 【摘 要】一种理想的财产权理论,应当既可以充分地尊重私人财产权,以便维护个体自由,又可以考虑到财产在不同个体之间的分配,从而适当地兼顾社会平等。作为近代财产权理论的主流,洛克等人所代表的自然(劳动)财产权,将财产视为人格的自然权利,有效地排除了社会对于私人财产权的渗透与侵害,极其有利于维护个体
2019-0418
张力与融合——朱子道统说的形成与发展 丁四新* (清华大学哲学系;北京 100084) 摘要:朱子道统说的提出和建构,发生和发展,有其历史前提和来自道学运动上的思想张力。它是在不断融合理学思想特别是北宋五子思想及儒家经学观念的基础上产生出来,并不断发展的。朱子继承了二程的道统说,肯定二程得道统之传,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自己之道统论的建构:他首先肯定并强化了周程授受一致的说法,阐明了周子的本体宇宙论
2019-0422
摘要:朱子的《太极解义》是他的太极本体论和太极本源论的建构之始,这一建构不仅把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正式作为哲学建构的主要依据和资源,开发了《太极图说》的本体论和宇宙论意义,把太极动静阴阳论引向了理气哲学的开展;而且谋求太极与人极的对应,太极与人性的一致,更以“全体太极”为成圣成贤的新的内涵,从而形成了以太极为中心、集理气、性情、道器、体用为一体的一套哲学体系。这不仅使他自己在其后期思想发展中
2019-0508
朱子在己丑之悟后,由于功夫宗旨的问题已经解决,故立即转向哲学理论的建构。他在次年即乾道庚寅完成了《太极解义》(即对周敦颐《太极图》和《太极图说》的注释),事实上,在己丑以前朱子已经关注周敦颐和太极图通书。如在己丑的前一年,他在答汪应辰书中说: 濂溪、河南授受之际,非末学所敢议。然以其迹论之,则来教为得其实矣,敢不承命而改焉。但《通书》《太极图》之属,更望暇日试一研味,恐或不能无补万分,然后有以知
2019-0605
《哲学研究》2019年第5期 汉末易学的象数逻辑与“中”的人文价值理念的象数化 丁四新*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摘要】(1)汉末象数易学具有逻辑化和系统化的特征,以郑玄的爻辰说、荀爽的乾升坤降说和虞翻的卦变说为典型;其推演包括两重逻辑:一重是从乾坤二卦到十二消息卦、再到六十四卦,另一重是乾坤二卦在一卦内部的推演。而卦爻象的逻辑推演又是卦气说的根本,后者只是前者落实到时空图式上的结果,这就
2019-0605
“数”的哲学观念与早期《老子》文本的经典化 兼论通行本《老子》分章的来源 丁四新 丁四新(1969—),湖北武汉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曾任武汉大学二级教授。主要从事先秦两汉哲学、出土简帛思想、儒家哲学与经学的研究。 摘要:(1)“数”的哲学观念,是早期《老子》文本经典化的思想背景之一。刘向、刘歆对于“数”的哲学
2019-0605
如果从一个大视野来看,儒学不仅仅是中国人的文化,至少是东亚(中日韩以及越南)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传统。学术界、文化界对儒学对东亚社会的塑造作用以及对东亚价值观的形成极为重视。可以说,儒学不仅仅是中国的文化,更是东亚共同的文化。 日本京都大学已故历史学家岛田虔次,曾称宋明理学是东亚文明的共同体现。在这个意义上,儒学包括两代,第一代先秦儒学,第二代新儒学,两代都是东亚文明的共同体现。当然它发源于中国
2020-0525
许多同学都是在毕业典礼上才发现:清华竟然有哲学系! 他们以最精炼的人数,占据着智慧的制高点。 清华大学2019年学士学位授予情况 其实,清华哲学系曾声名远扬,最初由金岳霖先生创办,还涌现出了冯友兰、张申府等一批著名学者。高校院系调整以后,哲学系沉默了近半个世纪,在2000年终于复建,包容的视野和活跃的思想让她迅速焕发光彩。在「强基计划」重磅推出的时刻,清华哲学系又以新的姿态走到了公众面前
2020-0525
前边的小引写毕,便来书归正传。 说白了,选择“前期与后期”这样的题目,虽说主要目的并非想要“夫子自道”,却也很想顺便回顾和清点一下自己的治学生涯。毕竟,自打从北大调来隔壁的清华之后,总要跟那几位已被奉为“神明”的前任导师打交道,每天必须先路过墙上那几双紧盯的眼神,才能来到自己位于走廊尽头的办公室;而且,我还曾心头凛然一动地发现,那中间领衔的梁启超先生和王国维先生,又都是在自己初来时正好处在的那个
2020-0604
《从现象到思维:休谟语义学、概念理论及形而上学研究》简介 本书的核心观点是:休谟紧缩的观念理论使得近代早期传统中被模糊的“观念”概念所遮蔽的种种理论挑战真正显露出来。而休谟对这些挑战的回应,将我们对心灵的研究导入了更加现代,更加有发展潜力的研究轨道之中。在早期近代哲学传统中,观念(idea)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语义角色,认知角色和形而上学角色。根据当时流传广泛的看法,观念是词汇的意义(语义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