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3
2024年11月6日下午,“清华大学儒学讲坛”第九讲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陈赟教授主讲,演讲主题为“天下时代的精神突破及其相关问题”。陈老师借助沃格林的思想资源,以天下时代与精神突破作为切入点,对中国思想中的天人问题、古今问题、圣王问题、经史问题、文明问题进行了系统化的理解与分析。本次讲座由清华大学哲学系唐文明教授主持,清华儒学专项导师组成员及校内外同学们共同参与。 在引言中,陈老师引用罗伯特
2024-1202
2024年11月23日至24日,清华大学哲学系-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学科共建会暨孟子研究院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山东省邹城市孟子研究院召开,来自孟子研究院、清华大学哲学系与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系列研讨会。 第一场 11月23日上午,第一场研讨会在孟子研究院召开,孟子研究院副院长赵龙首先对来自清华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的与会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到场的孟子研究院学者与各部门负责人
2024-1126
由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和清华大学哲学系联合主办的“历史哲学与唯物史观”学术研讨会于2024年11月16-17日在北京召开。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与会,并围绕“历史发展动力的多维理解”“从黑格尔到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转变与超越”“历史哲学的主体性与结构性问题”“‘历史终结’论的理论反思”“黑格尔与马克思对世界历史
2025-0223
2024年12月6日,由清华大学哲学系主办的“冯友兰中国哲学纪念讲座”第十五讲在清华大学蒙民伟人文楼315会议室举行。爱丁堡大学中国哲学与宗教系耿幽静(Joachim Gentz)教授发表了题为“《公羊传》与《穀梁传》的新翻译、新方法与新诠释》”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清华大学哲学系丁四新教授主持,清华大学哲学系陈壁生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高海波副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袁艾副教授、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于超艺
2024-1122
2024年11月16日至17日,由清华大学哲学系和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共同主办的第一届哲学学科共建研究生论坛在北京市金龙潭御瑞酒店成功举行。本次论坛以“哲学研究的传承与创新”为主题,共设置包含哲学全部二级学科的五个分会场。本次论坛,共收到了来自海内外高校研究生的450余篇投稿,经过专家缜密地遴选后,最终75篇论文成功入选。入选的研究生对他们的论文进行论坛现场汇报,同时会议主办方邀请了来自清华大学
2025-0415
2025年3月24日晚7点,清华儒学讲坛第十讲如期开讲,香港城市大学范瑞平教授作了题为《儒家伦理学的反思平衡法:以〈论语〉为中心》的主旨演讲。范瑞平老师探讨了《论语》中孔子所倡导的以礼为导向的儒家实践优先(而不是理论优先)的伦理学特点,暗含了构成性规则与调节性原则在伦理学中的应用,提示了一种实用的反思平衡法,可能弥补当代西方自由主义哲学所推崇的反思平衡法的缺点。清华大学唐文明教授主持本次讲座
2025-0424
2025年4月9日,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特雷尔.卡弗教授于清华大学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中心举办题为《马克思恩格斯1845-1846手稿中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清华大学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中心主任韩立新教授主持,并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玉兰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陈浩副教授以及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贵贤副教授担任评议人;由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应文昱担任学术翻译。 卡弗教授
2025-0225
2024年12月11日,清华大学哲学系举办“比较哲学教学工作坊”。随着中国哲学与比较哲学在学术界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将“如何比较”这一新视角融入课堂教学的方法成为本次研讨会的核心议题。与会学者根据各自所负责的全英文中国哲学学位项目,以及全英文课程教学经验,基于各自独特的研究方法和学术背景,深入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形成一个具有共享研究现状、方法论及相关问题意识的知识共同体,这些问题跨越了地理与文化
2025-0415
2025年3月30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林美茂教授于清华大学马克思恩格斯文献中心带来题为《什么是“思想”?:西方与东方——基于与“哲学”关系、区别的考察》的学术讲座。讲座通过梳理“思想”与“哲学”在东西方语境中的历史渊源、概念差异及学术纠葛,提出新的观点:“哲学本质上是‘思想’的一种特殊形态,而西方哲学中心主义需被重新审视”。这一论述为长期困扰学界的“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提供了全新
2025-0412
2025年3月28日下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的教师和博士生赴清华大学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中心参观。围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究传承与当代意义,来自两校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及青年学子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活动由清华大学哲学系副主任陈浩长聘副教授主持。 首先,清华大学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中心主任韩立新教授和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主任董振华教授分别致辞。 韩立新教授系统
2024-1207
清华大学哲学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协同《国际儒学》(中英文)编辑部,于2024年12月7日至9日举办“长江后浪:中国哲学新书研讨会”。本次研讨会邀请了近一至两年内在中国哲学领域发表中、英文新书的国内外青年学者,分享专著中的新观点、新方法和研究新方向,并由在中国哲学领域深耕多年的学者,针对新书的研究展开深入讨论。 本次研讨会邀请陈来、丁四新致开幕辞。陈来的开幕致辞就“近几十年中国学界中国哲学
2025-0514
2025年4月30日下午,麦克莱伦藏书捐赠仪式暨“麦克莱伦和英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英国肯特大学教授戴维·麦克莱伦亲临现场,清华大学图书馆领导与校内外多位专家学者共同出席此次活动。 捐赠仪式由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魏成光主持。 清华大学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中心主任韩立新教授发表致辞。韩立新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与麦克莱伦教授的交往经过,感谢麦克莱伦教
2024-0301
ABOUT THIS BOOK 一致的思维方式:关于一种哲学美德的研究 根据康德的观点,‘一致的思维方式’的原则是“时刻与自己的思考保持一致”(《判断力批判》, § 40)。正如康德自己强调的,这种旨在始终保持一致性和连贯性的思考是难以实现的。同时,一致性,即不与自己相矛盾,通常被理解为人类理性的一项甚至是基本原则,人类在思想和行动上都致力于此。然而,大多数人不仅很难理解自己假设的后果,而且只有
2024-1014
2024年10月8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学科学位授权点评估会在蒙民伟人文楼211室顺利举行。经会议讨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学科学位授权点通过专家现场评估。 评估专家组成员由中国社科院大学哲学院院长张志强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系主任程乐松教授、南开大学哲学院院长干春松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吴向东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系主任刘震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
2025-0109
2025年1月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国家版本馆联合举办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成果发布会在京举办。会议发布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十大原创理论,陈来教授“仁学本体论”(2014年,清华大学陈来)被遴选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原创学术理论示例之一。 同时入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十大原创学术理论的还有:和谐管理理论(1987年,西安交通大学席酉民)、国有企业共同治理理论(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杨瑞龙、周业安